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八章烛影心判 (第4/5页)
小吏,仔细追问近年修渠筑堤的细节、税粮收支的去向,逐层b对,方见其中弊窦。 待一切脉络明晰,他才执笔撰折。文辞不求华丽,只将所见所闻逐条列下: ——疏浚水道,修补桥梁,以保粮运; ——减免徭役,使农户有喘息之机; ——严查赈济盘剥,遇灾年及时开仓以平米价; ——疫病流行之地,设义诊药局,以免小疾酿大患。 数月後,官道渐次修复。百姓见官府并非只为军务而来,心中亦多了一分信服。 奏折末句尤为简练:「治国之本,在於安民。百姓若无一日温饱,g0ng阙再华,不过浮华之表。」 朝堂之上,这份奏章并无雕饰,却沉实有力。皇帝阅罢沉Y良久,心下暗叹:与二皇子辞采风华相b,三皇子或许不那麽耀眼,却更显得踏实而真切。 皇上阅後,沉默良久,眼底浮现出深思之sE。 御书房内烛影摇曳,卷帙散在案上。皇上放下手中奏疏,眉宇间未解的沉思似覆上一层Y影。 二皇子所呈之政,条理分明,章法有度。兵、财、政务环环相扣,尽显稳重沉着。只是过於求全,凡事先顾自身能否把握,未能真正触及百姓疾苦。此子行事谨慎,不失为良辅,但若要肩负万民,未免少了一份襟怀。 而三皇子却不同。他奏报中言及,处理河患当先安置流民,粮草分配以老弱为急,并细细考量路途艰阻、费用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